h网站在线,欧美日韩精品久久免费,aⅴ中文字幕不卡在线无码,亚洲av福利无限在线观看

聚焦最新資訊 · 關注新聞熱點

玉溪液化氣鋼瓶超期未檢之憂

[發布日期] 2009/11/27 0:00:00


火鍋店是液化氣使用較多的地方,鋼瓶超期未檢現象也較為普遍。

鋼瓶檢測

玉溪新聞網訊(記者李文雯鄭云華文/圖)按國家有關規定,為保證液化氣鋼瓶安全,自鋼瓶制造之日起要進行4次檢測,前三次檢測時限為4年,最后一次為3年,滿15年強制報廢。玉溪從2004年起對達到檢測期的液化氣鋼瓶實行強制檢測。2008年應該進行第二次檢測,但市面上仍然存在著大量超期服役鋼瓶。國家相關部門規定,私人不能擁有鋼瓶,其產權必須轉移給充裝單位或由充裝單位托管。但是,托管并不能完全保障鋼瓶安全。與托管前對用戶進行強制檢測相比,托管后這個“強制”對企業顯然并不見效,在第二次鋼瓶檢測開始之后,仍有大量鋼瓶在超期服役。如何才能保證所有鋼瓶都送檢,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本報深度報道記者對此進行了采訪。

1 鋼瓶超期未檢較為普遍

2004年年關,正在做飯的王女士發現家里的液化氣用完了,便找液化氣門市送氣。送氣工來了之后要王女士多交30元錢,說是“液化氣鋼瓶檢測費,不交就要把氣扛回去”,急著用氣的王女士只好多交了30元錢。
去年的一天,王女士換氣時,送氣工送來一個2004年6月檢測過的鋼瓶,按規定,這個鋼瓶2008年6月就到期該檢了,可直到今年也沒有人通知她去檢測。
按國家有關規定,為保證液化氣鋼瓶安全,自鋼瓶制造之日起要進行4次檢測,前三次檢測時限為4年,最后一次為3年,滿15年強制報廢。玉溪從2004年起對達到檢測期的液化氣鋼瓶實行強制檢測。2008年應該進行第二次檢測,但市面上仍然存在著大量超期服役鋼瓶。
“第一次檢測是強制我們交錢,第二次檢測我們根本就不知道。”市民張先生這樣說。與張先生不同,王先生從媒體上了解到第二次檢測已經開始,但因為被告知要自付檢測費,他不愿送鋼瓶去檢測。2006年,剛開始用氣時王先生交了30元的鋼瓶檢測費,按理說他的鋼瓶要到2010年才用進行第二次檢測,可換氣時液化氣門市給他換了一個過期鋼瓶。“送氣的說要按這個鋼瓶的時間去檢測并承擔費用,我愿意去檢測,但我覺得不應該由我交這筆錢。”王先生說。
除居民用氣外,在人口密集、用氣量大的火鍋店里,液化氣鋼瓶過期未檢現象較為普遍。在中心城區一家火鍋店內,記者看到有超期未檢和已達到報廢年限的鋼瓶。在不少液化氣門市,記者也發現有超期服役鋼瓶,它們大多銹跡斑斑,有的油漆已全部脫落,很難看清出廠日期和第一次檢測日期。
據玉溪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紅塔分局最近做的一項抽查顯示:所抽查的火鍋店中一半以上都存在鋼瓶超期未檢問題,紅塔區三家液化氣充裝企業中有兩家存在充裝超期未檢鋼瓶的問題。
相關數據顯示:2004年紅塔區檢測鋼瓶51902只,2005年至2008年12月共檢測24000余只。按2004年數字計算,目前紅塔區有27000余只鋼瓶超期未檢,占總數的五成以上。我市目前共有液化氣鋼瓶14萬多只,這些鋼瓶中超期服役的數量和所存在的安全隱患難以估量。

2 鋼瓶為何超期不檢
鋼瓶為何超期未檢?問題出在哪里?
在中心城區某液化氣門市,一名送氣工說,主要是用戶不愿意檢測,因為檢測費要用戶來出。其負責人也認同了這一說法:“這次檢測僅有30%左右的用戶愿意付檢測費,剩下的鋼瓶如果都靠我們檢的話我們也承受不住。”
位于文化路上的某液化氣門市負責人李女士則給出了不同的說法:“第二次鋼瓶檢測費已經明確是由充氣站出,但目前的做法是門市以15只過期瓶換充氣站一只合格瓶,剩下的過期瓶由門市先墊付檢測費進行檢測。”
據了解,第一次檢測時檢測費為統一的30元,目前的檢測費為5公斤鋼瓶每只15元、15公斤鋼瓶每只17元、50公斤鋼瓶每只50元。2000年開店至今,李女士店里的鋼瓶數量都在80只左右,而這些鋼瓶中屬于開店之初的已寥寥無幾,大部分鋼瓶都是從別的門市和充氣站流轉過來的,有的甚至來自曲靖、紅河等地,鋼瓶的無序流轉直接導致了超期鋼瓶數量的激增。李女士坦言,總是有超期鋼瓶不停地流轉過來,可在充氣站每個月最多也只能兌換掉60個超期瓶,2008年12月光檢測費她就墊付了1600多元。“目前店里還有20%左右的鋼瓶未檢,如果每只超期鋼瓶都要檢的話我們的經營幾乎難以維持。”
李女士覺得,鋼瓶超期未檢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檢測中心檢不出瓶來,最近一段時間因為沒有鋼瓶,她還專程去昆明拉了兩三車;另一個是各家充氣站鋼瓶互用現象嚴重,都怕為他人付檢測費就一直拖著不檢。
在另一家液化氣門市內,記者見到了堆放在墻角的8只過期鋼瓶,上面都用白粉筆寫著大大的“檢”。負責人李先生告訴記者:“這些鋼瓶都是要檢的,只是一直未送去檢。”他介紹,他們的鋼瓶也是15只過期瓶換一只合格瓶,多余的鋼瓶由門市先墊付檢測費,月底由充裝站結算。李先生表示,第一次檢測時因為受不交檢測費換不了氣的規定制約,很多用戶交了錢,而第二次檢測對于墊付檢測費的門市來說日子最為難過。
記者找到了李先生所屬的充氣企業,對于第二次檢測費該由誰埋單的問題,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管理者告訴記者,相關政策沒有明文規定這次檢測費非得由充氣站出,但因為第一次檢測時,充氣站對消費者有這個承諾,所以由充氣站來支付。“現在不是我們不檢,主要是檢測中心檢不出瓶子來。”他強調。

3 問題根源在于鋼瓶托管

在玉溪宏興液化石油氣鋼瓶檢測中心,工人們正有條不紊地工作著。記者粗算了一下,從外觀初驗到最后合格瓶入庫一共要經過25道工序,通過檢驗的鋼瓶都會掛上檢驗環,打上檢驗標記孔和下次檢驗日期。
作為玉溪唯一一家鋼瓶檢測機構,面對全市15家充裝企業、289家門市的約14萬只鋼瓶的檢測量,檢測中心能否按時完成檢測,業務經理陳學韜做了這樣的回答:“正常運轉的話,檢測中心每月的檢測量能達到3至4萬只,但整個2008年各充氣站送檢的鋼瓶不到1萬只。”
按陳學韜的說法,檢測中心完全能夠滿足檢測要求,那么為什么沒有人送檢?經過多方調查,記者發現問題根源在于鋼瓶托管上。
2004年,國家質量技術監督管理局發布相關規定:私人不允許擁有氣瓶,宜將氣瓶產權轉為氣瓶充裝單位或由氣瓶產權人與充裝單位辦理托管手續。而當時充裝企業沒有足夠的資金來買斷鋼瓶產權,所以進行了托管。正如玉溪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紅塔分局特種設備監察人員所言,托管只是把用戶的鋼瓶委托給充氣站進行統一管理,并不代表產權轉移。也就是說,盡管經過托管,但這些鋼瓶的產權并不屬于充氣站,而是屬于買鋼瓶的用戶。托管讓沒有產權的充氣站能免費使用這些原價每只120元的鋼瓶,企業效益得到很大提升。
在鋼瓶檢測費該由誰出這個問題上,不可忽視的是托管前這些鋼瓶都是用戶付錢檢測過的合格瓶,它長期由充氣站免費使用,第二次鋼瓶檢測費顯然該由受益一方支付。而充裝企業之所以不送檢,最大的問題在于鋼瓶流轉過于頻繁,企業覺得很多鋼瓶已不是當時的鋼瓶,送檢也是給他人做嫁衣裳。
在鋼瓶托管中,峨山縣福輝液化氣儲備站的運行一直較為順暢,但他們也并未買斷鋼瓶產權,只是跟用戶有過協議,承諾到期給用戶免費做檢測。對于我市大量鋼瓶超期未檢的事實,福輝液化氣儲備站負責人阮安水認為,主要是充氣站過多,鋼瓶管理混亂所造成的,像峨山只有一家充氣站,不存在鋼瓶流轉,自然就少了很多麻煩。
那么,面對大量鋼瓶超期未檢的事實,要怎樣才能減輕或者消除這一安全隱患呢?對此,玉溪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紅塔分局局長廖平表示,質監部門會對液化石油氣充裝、經營、使用三個環節進行全過程監察,對違反國家相關規定的行為進行處罰。同時,他還建議充裝企業效仿外省模式,成立行業協會,由行業協會制訂規范性措施,通過行業自律來保證鋼瓶的安全管理。
據了解,市政公用事業管理局和質量技術監督局都開通了市民投訴、舉報電話,但是迄今為止都未接到任何投訴、舉報,這說明市民的安全意識還有待提高,發現問題鋼瓶應及時撥12365向質監部門投訴、舉報,才能遠離安全隱患。
滇黔桂液化氣玉溪分公司經理王彤建議,在液化氣的使用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規范操作,切忌發生以下高危行為:一是鋼瓶倒置,二是在發現可能漏氣時點火試漏,三是在確定液化氣已經泄漏時開關電器。

深度觀察

企業行為亟待規范

近年來,隨著液化氣使用的普及,液化氣泄漏、爆炸事故時有發生,一旦出現事故,小則造成財產損失,大則造成人員傷亡。可以說不合格的液化氣鋼瓶就像定時炸彈,稍有不慎就會引發安全事故。
為了最大限度保證鋼瓶的安全使用,國家相關部門規定:私人不能擁有鋼瓶,其產權必須轉移給充裝單位或由充裝單位托管。但是,托管并不能完全保障鋼瓶安全。與托管前對用戶進行強制檢測相比,托管后這個“強制”對企業顯然并不見效,在第二次鋼瓶檢測開始之后,仍有大量鋼瓶在超期服役。
問題已經發生,再來追究責任顯然不是解決根本問題之道。目前,首要問題還是要把過期鋼瓶送檢,以保證安全。而如何才能保證所有鋼瓶都能送檢,僅靠主管部門突擊檢查是遠遠不夠的,還得靠企業的自我約束,通過成立行業協會建立一整套內部管理機制,約束和規范企業行為。在行業自律的同時,廣大市民也應提高安全意識,在杜絕不合格鋼瓶的同時對企業行為進行監督,從而確保生命財產安全。

編輯:王鵬